登錄   /   注冊

      總數居全國前列!江蘇新增兩個國家級農業園區

         日期:2022-07-12     來源:交匯點    瀏覽:271    
      核心提示:近日,2022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公布,江蘇省海安市、連云港市贛榆區在列,至此我省累計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4個,達

      近日,2022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公布,江蘇省海安市、連云港市贛榆區在列,至此我省累計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4個,達到創建期的10家產業園全部通過國家認定,總數居全國前列。

      近年來,我省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全面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牽引性工程,初步形成國家、省、市、縣上下協同、梯次推進的建設格局。

      總數居全國前列!江蘇新增兩個國家級農業園區

      圍繞延鏈壯鏈,打造產業融合高地

      堅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建設。

      壯大優勢主導產業。著力培育優質稻米、綠色蔬菜等8個千億元級優勢特色產業,做強縣域特色產業,打牢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底子。支持每個產業園按照“生產+加工+科技”一體化要求,重點發展1-2個主導產業,2021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平均總產值達83億元,主導產業產值比重超80%。

      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多措并舉引導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退城入園”。加大產地初加工支持力度,推動企業提檔升級。邳州產業園招引大蒜深加工企業260家,大蒜初加工能力達到65萬噸,初加工轉化率達到97%,精深加工轉化率達到30%。

      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積極推動產業鏈縱向延伸和產業間橫向拓展,先后實施“蘇韻鄉情”休閑旅游農業推介、“百園千村萬點”精品行動、十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等活動,推進種養加、產供銷、游購娛的多元融合。無錫市惠山區產業園著力擦亮陽山水蜜桃這個“金字招牌”,發展鄉村旅游、精深加工、文化創意、冷鏈物流、農業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打造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的水蜜桃全產業鏈體系。2021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休閑旅游收入近33億元,農產品電商銷售總額超111億元。

      圍繞利益聯結,打造主體培育高地

      以產業園為依托,建立了一批產學研融合的創新聯盟和眾創空間、創客中心、鄉村振興學院等創新創業載體,吸引各類人才入園,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引領帶動農村建立健全現代生產經營方式。

      育強大龍頭。探索“鏈主制”,引導園區農業龍頭企業有機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成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帶領“鏈隊”“鏈農”,打造國內外知名的企業品牌和行業內領軍企業。

      培育新農人。推動家庭農場相互聯合成立合作社、家庭農場聯盟。健全家庭農場名錄管理制度,開展農民合作社“雙建雙創”行動,支持園區內主體牽頭組建社會化服務組織。引導“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等創業人員入園超40萬人。

      銜接小農戶。積極探索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等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加快推廣“訂單收購+分紅”“土地流轉+優先雇傭+社會保障”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讓農民合理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2021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平均帶動農戶就業6萬人,園內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6萬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0%。

      圍繞高質高效,打造“四化”發展高地

      堅持把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現代農業要素加速集成應用的主陣地,以創新體系賦能生產體系。

      生產設施化。引導產業園率先實施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設施農業“機器換人”和綠色環保農機裝備與技術示范工程。園區內高標準農田占比85%,大田作物機械化水平超過90%。

      科技集成化。集成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和裝備,探索科技成果熟化應用有效機制,強化全鏈條、全環節科技支撐。推動園區與科研院所對接,組織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團隊全面掛鉤園區,強化全鏈條、全環節科技支撐,創建院士工作站34個,省級以上科研平臺212個。

      全程數字化。加強園區基礎數據采集,推動環境調控動植物本體感知、農業航空裝備等新技術新產品在園區應用。吳江區產業園的“無人農場”節約人力成本45%,增產10%以上。

      農業綠色化。在產業園整體推進生態循環農業試點,初步形成種養“外循環”,農田“內循環”,區域“大循環”發展模式。泰興市產業園與江蘇省農科院共建“泰興現代循環農業產業研究院”,共同打造以生豬為主導產業的種養結合現代循環農業生產模式。2021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畜禽糞污和秸稈綜合利用率超97%,廢舊農膜回收率達93%,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總數413個。

      圍繞先行先試,打造改革創新高地

      按照“產城相融、園村鎮結合、一體化發展”思路,推進農業農村一體設計,園區建設與鄉村建設一體規劃,產業發展與縣域經濟發展一并推進,著力破解“人、地、錢”等方面瓶頸制約。

      創新經營體系。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進一步發揮規模效益、集聚效益,現代農業產業園適度規模經營率達83%。

      創新投入機制。積極整合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支持園區建設,優先安排農業農村發展資金項目,優先布局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各地積極探索開展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貸款貼息等方式,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園區建設。

      創新園區管理。堅持建管并重,省里創新開展“三聯三解”行動(即組織聯建、園區聯創、典型聯育,了解民情民意、破解產業難題、求解農業農村現代化路徑),構建管理部門、行業專家、建設單位三方掛鉤工作推進機制,通過實地調研謀思路,靶向指導提質量,跟蹤調度抓績效,高質量推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高水平打造一批農業農村現代化標桿。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eladyshop.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更多>同類行業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