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   注冊

      中國農科院毛世平:技術創新是引領種業跨越式發展的關鍵

         日期:2021-04-20     來源:新華網    瀏覽:442    
      核心提示:近期,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辦的第十九期農經觀察學術研討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毛世平研究員表示,打贏種業
             近期,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辦的第十九期農經觀察學術研討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毛世平研究員表示,打贏種業“翻身仗”,應構建現代育種科技創新體系,強化種質資源的深入挖掘,加強創新平臺支撐作用和研發投入力度,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體系,同時應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毛世平表示,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其中,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已實現完全自給。七大農作物(水稻、小麥等)綜合增產貢獻率達54.85%,農業生產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我國種業發展依然存在不少短板,主要是原始技術創新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差距,同時全球種業已經進入少數寡頭競爭的階段,對我國種業安全造成較大威脅。

             在毛世平看來,當前制約種業創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有五方面。一是現代化育種機制不夠完善,主要表現為國家現代育種科技創新體系、以企業為核心的商業化育種機制尚未形成;二是種業核心種質資源比較匱乏,種質遺傳基礎相對狹窄,革命性、顛覆性的基因挖掘能力比較弱,尤其是畜禽種質資源問題較為突出;三是核心育種技術手段相對落后,關鍵核心技術原始創新、前沿技術交叉融合不足;四是研發經費投入少,財政資金對種業公益性研究投入不足,并且由于育種存在風險高、周期長特征,種業企業本身缺乏投入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的實力和動力;五是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弱,影響企業研發投入收益預期。

             如何提升種業創新能力?毛世平認為,重在構建現代育種科技創新體系,應促進企業和涉農高等院校、農業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育種創新機制,同時要強化種質資源的深入挖掘和保護。

             “強化現代科學技術與育種技術融合發展,加強創新平臺支撐作用,并以多種方式加大種業研發投入力度,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培育,對于提升種業創新能力尤為重要。”毛世平研究員表示,在這其中需要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體系,支持龍頭企業牽頭,通過資本運作、兼并重組做大做強國內種業企業,拓寬科企融合深度。

             此外,毛世平認為,提升種業創新能力必須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解決好“確權”問題。具體而言,應加快修訂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eladyshop.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更多>同類行業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