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農業已不再是單純的生產農產品為目的,在為人們提供安全、健康、有機農產品同時,兼顧生態平衡。促進動植物健康成長而又不損害、破壞自然環境,成為當今農業科技的主流,農業與生態環境緊密相連,農業被稱之為“生態經濟”。
一、以色列概況
以色列雖地緣環境惡劣,卻是具有全球影響的“創業國度”和“智慧國度”。
1948年建國,以色列的國土面積約有2.5萬平方公里,約是我國的千分之二,比我國的北京市大一點,約為重慶市的三分之一。全國土地近三分之二為沙漠,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僅為271立方米(我國的人均是2300立方米),年蒸發量達2500毫米。但農業產量幾乎是每十年翻一番,用了三個十年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面對干旱、缺水、缺地的惡劣自然條件,僅占總人口的5%的農民可養活全國國民,且向世界60多個國家出口農產品、農資裝備、傳授農業生產技術。
以色列農業至今全面脫離了政府補貼,建立了盈利型農業模式示范,成為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定的向發展國家技術推廣的國家之一。
根據以色列農業數據1955年,一個以色列農民僅可養活15人;2000年,可以養活90人;至2015年,一個以色列農民已經可供養400人的需求。
以色列每頭奶牛年產奶高達10500公斤;雞年均產蛋280個;玫瑰花每公頃年產300余萬枝;棉花畝產達1200斤;柑橘每公頃年產80噸;西紅柿每公頃單產達500噸;每立方水域養魚的產量也高于500公斤;燈籠辣椒、黃瓜、茄子等蔬菜單產也均為世界最高。以色列農產品已占據了40%的歐洲瓜果、蔬菜市場,并成為僅次于荷蘭的第二大花卉供應國。
二、以色列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發達國家建立的適合本國國情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是其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石。以色列地處地中海,干燥少雨,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漠,由于受農業資源的制約,以色列十分重視農業科技的投入,農業的發展走資源高效、生產集約的道路。到20世紀80年代,以色列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達到96%。
1. 以色列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構成
2. 以色列科技孵化器
以色列在風險投資傳統模式的基礎上,創新了一種政府支持下的技術孵化器模式。由創業者提供項目入住孵化器,形成該基金的項目源,通常是每個項目新建一個風險企業,接受基金的資金、管理等。
孵化器管理中心是資本源與項目源的聯系人、運作者及管理者,主要任務是尋找、篩選項目;向首席科學家辦公室提供材料且經其批準,組建風險企業;向在孵企業提供經營管理、監督控制,對重大事項做出決策。
2016年,以色列進行改革建立國家技術與創新總局,取代先前首席科學辦公室,統領產業研究發展中心,并擁有豐富的資助項目源,能夠為各類公司等提供資助,提升和完善了創新機制。
3. 政府高校企業三方合作構建創新生態系統
政府通過立法來鼓勵科技創新和保障研發人員的權利;建立完善的創新管理體制,保障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可持續發展;注重國際科技合作和吸引海外人才歸國。
高校將創新創業素養提升作為其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高校支持和鼓勵教授兼職(或休假)創業,建立有效機制初創公司;高校與企業緊密合作,推動科研成果的產業化。
企業大力加強對自身技術創新與研發的投入力度;實行企業集群化發展,營造創新發展氛圍;企業積極與學校合作聯辦技術轉移平臺。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在通過發展有機農業保護自然和環境,聯合各成員致力于發展集生態、社會和經濟為一體的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體系,在全世界促進優質食品的生產,同時保護土壤、 增加土壤肥力,并盡量減小環境污染及不可更新的自然資源的消耗。以色列發揮猶太人經商天賦,在農業投入上精打細算。
1. 用最少的投入減少污染同時換取最多最優的產品
1962年,一位農民偶然發現水管漏水處的莊稼長得格外好。水在同一點上滲入土壤是減少蒸發、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農藥最有效的辦法。發明滴灌以后,政府大力推動農業滴灌使用技術,農業用水總量30年來一直穩定在13億立方米,而農業產出卻翻了5番。滴灌與物聯網計算機的結合實現了肥水藥精準投放,根據植物需求配置水肥,使水肥利用率提高90%,降低了成本,減少了面源污染,提升了產品數量和質量。
2、與自然攜手而非與之抗爭
以色列生物公司通過人工繁殖生產對農業生產有益的昆蟲,包括控制生物害蟲的自然天敵;為溫室及大田作物自然授粉的工作蜂;還有為控制地中海果蠅,專門繁殖的雄性不育果蠅,讓地中海周圍的果蠅從此絕跡。
以色列因地制宜最擅長把劣勢轉優勢。以色列死海沙漠地區冬季平均溫度25°,地中海對岸的法國、德國等歐洲市場冬季寒冷休耕。以色列南部沙漠陽光充足,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少有病蟲害,利用死海區域微咸水灌溉技術,種植的農產品營養礦物質豐富口味獨特,產品全部出口歐洲,以色列被稱之為歐洲冬季的廚房。特色優質產品加反季節生產給以色列農民帶來豐厚利潤。
四、以色列農業特點和先進技術
科技創新是以色列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靈魂。擁有世界領先的生物綜合防治技術、滴灌技術、高產種養技術、精準農業信息化技術、多倍體繁育技術和光熱網膜技術等。
以色列農業的六大特點:
1. 生產設施集約化高科技低成本
以色列通過設施農業開發了沙漠農業生產的先河。其設施農業都是按照以色列農業環境及市場需求自己研發設計。塑料溫室大棚就是以色列根據地中海沙漠氣候獨立設計,其中多功能大棚膜具有益光放大、害光減少、物理殺菌等多種功能。相對玻璃溫室,降低了建設成本,溫室內精準的物聯網管理系統,替代了人管理的關鍵崗,計算機通過數據管理精準達到人與植物需求對話、人與動物對話,建立生長數據模型實施時時管理跟蹤,達到植物、動物最佳生長狀態。形成了集約、高效、優質、安全、盈利可持續的生產模式。
2. 經營模式多樣化注重集體合作分享
以色列農業經營組織模式有三種主要包括基布茲(Kibbutz)、莫沙夫(Mashav)和農業公司三種形式。
基布茲,希伯萊語為集體之意,也稱為集體農莊,基布茲現在全國有270個,平均每個基布茨有450名成員,擁有500公頃的土地。類似我國過去的人民公社,土地和生產資料公有制;基布茲給每個農民按月發給生活津貼,生活必需品一律實行供給制,孩子教育及養老免費,剩余收益主要用于擴大再生產,集體成員共享收益。以色列很多政府官員出自于基布茲,被人們稱之為具有高度的集體主義精神。
莫沙夫,是以家庭農場聯合體。類似我們的合作社,莫沙夫是一個約60戶人家的村莊,每戶人家擁有自己的房屋和土地,自給自足。每戶人家均從屬于莫沙夫集體,莫沙夫以聯合的形式負責供銷,小家庭大規模。
以色列農業企業一般是以農機服務及農產品加工為主要內容,服務于基布茲和莫沙夫,形成相互支撐的組織體系。
3. 農業產品市場化選擇經濟作物提升附加值
以色列非常注重農產品市場化的利潤。產業結構經歷了多次調整,對于依賴資源特別是水資源的大田農業縮減很多,大力開發經濟附加值高的設施農業,運用科技高投入、高產出的盈利農業生產模式。以色列除了滿足本國市場,緊盯歐洲市場,選擇附加值高,按照歐盟綠色標準生產蔬菜、水果、花卉等賺取外匯,提高農民收益。
4. 生產管理信息化大數據管理的精準農業
以色列農業物聯網與互聯網計算機結合,形成了以色列精準農業體系。農業設施農業全部實現了手機遠程管理,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通過傳感器監控的數據隨時了解植物、動物的需求和疫情病害,精準施測,提早預防,包括冷鏈物流運輸環節,物聯網增加了產品溯源監管體系。
以色列物聯網最早叫做“傳感網”農業物聯網核心技術,農業傳感器的國際標準來源于以色列的科技貢獻。
5. 科技創新常態化把工業文明集成到農業生產
以色列從事農業的人員來自于各行各業專科以上的知識群體。農業科技創新是這個群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制勝法寶。各科研院校都有專業的市場化的技術轉移公司,連續不斷的把教授、專家的研發產品推向市場。
以色列非常重視農業新品種研發,每十年都要推出5個新品種;二是注重生產裝備研發,以色列是設施農業發達的國家之一,以色列設施農業包括種植、畜禽養殖、水產品養殖及農產品采收機械、溫室智能農機、農產品加工機械、保鮮設施等。每三年的以色列農業國際博覽會就是國際農業裝備展覽會。
6. 高科技農業生態化綠色可持續
以色列沙漠農業,不僅生產高品質農產品,同時歷經70多年的農業科技發展,以色列把沙漠變良田、沙漠變綠洲,集約高科技的設施農業方式被全世界復制。
在20世紀90年代,以色列就已經開始興建各種污水的再利用工程。以色列廢水再利用達70%,利用率位列全球首位。以色列科學家發明的沙漠綠化徑向引流法,加上滴灌設施,借助沙漠200毫米的雨季,從低向高處每年栽種樹苗,成活率達90%。
以色列農產品一部分歐盟有機認證產品,大部分標準是歐盟綠色認證標準,出口歐洲的產品除了農產品品質達歐洲標準,物流運輸也必須按照歐盟標準執行,農產品運輸禁止用飛機。
以色列農業的七大先進技術
1、育種技術
以色列建國初期,為了加快農業發展,派出20人小組前往美國學習農業。學習回國以后,以色列決定種子一定要堅持自己研發。
歷經建國70多年,以色列種業研發成為強國(包括轉基因種子研發)。以色列生產的種子、種苗在全世界都有需求,已研制出多種抗病能力強的種苗,可以持久存儲并適合各種氣候條,40% 的歐洲番茄溫室使用以色列研發的種子。無籽西瓜、抗病害筍瓜、高產黃瓜、碟形黃色西葫蘆、雜交棉品種,纖維更長更強韌,高產作物用水量更少,天然彩棉等更多品種享譽全球。
2、溫室技術
溫室大棚技術是以色列生態農業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溫室大棚遍布以色列各地,但不同地區采取的溫室技術不盡相同。以色列的溫室大棚整體較輕,且造價不高,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護植物免受病蟲害侵擾,可減少殺蟲劑使用,可遙控的物聯網環境溫室濕度的控制系統,隨時按植物生態環境需求自動調節。
3、水資源及污水處理技術
以色列是世界上氣候干旱、淡水資源最缺乏的國家之一。可利用的淡水資源總量約20億立方米,有效水資源15億立方米—17億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不到300立方米,僅占世界人均水資源量1/33。加之地中海氣候降雨量少,以色列曾經與鄰國因水而戰。
為此,以色列加強節水技術、海水淡化技術、廢水循環利用技術、雨水收集技術等水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以色列歷經十年5000公里的北水南調工程,把加利利湖的淡水引進沙漠,借助北高南低,水利輸送管道巧妙利用虹吸技術節省了動力能源。
4、滴灌技術
以色列水利設備公司占有全球30%的市場份額,世界各地目前僅有12%的灌溉采用滴管,但是超過80%是以色列產品。以色列灌溉系統產品從管道到閥門,關鍵部件全部實現遠程控制。精準的滴灌系統確保植物根系需求,減少因肥料使用不當增加氣體排放,實現了農業種植精準性。
5、特種肥料技術
以色列著名死海是天然礦物質肥料的生產地。死海水分中擁有豐富的鉀、磷、鎂等農業生產所需的肥料,以色列是世界第六大鉀肥生產生產地之一。其生產的全水溶性肥料占據以色列90%以上的市場,在歐洲銷量也居于前列。以色列根據不同植物需求開發了系列水溶性肥料耦合配方,融入科技提升了肥料的附加值。以色列大力開發控制釋放的肥料 將肥料包裹在聚合物中,確保肥料緩慢而長期地在土壤中擴散釋放,緩慢釋放肥料可同時提高利用率和減少地下水污染。
6、奶牛養殖技術
自20世紀50年代,平均奶量增加了2.5倍每頭奶牛的平均產奶量從3900升增加至11000升。不僅如此,以色列乳牛行業還面向國際出口,冷凍精液、移植用坯胎、小母牛、現代化養牛設備和計算機控制的飼養管理系統等。
7、以色列設施水產養殖技術
以色列發達的設施農業不僅是種植領域,還有很多自主研發的集約設施化水產品養殖技術。由于淡水資源匱乏,漁業養殖戶 使用封閉水系統進行集約化養殖。養殖各類觀賞魚和海洋植物,包括冷水魚類、熱帶魚類和對蝦、海珊瑚等。以色列在商業微藻培育方面引領全球,其最高品質的生產工藝和技術,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效率, 提供高品質的產品線,消除微生物污染帶來的風險。
五、以色列農業科技創新之借鑒
1、借鑒以色列農業組織經營模式建立盈利型農場
我國正在積極推動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主體的建設。借鑒以色列基布茲、莫沙夫管理經驗,通過聯盟機制形成經營主體聯合體,形成“小農戶大規模”防范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
2、發揮我國制造業優勢大力發展農機裝備
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要應對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解決誰來種地、怎樣種好地的問題,亟需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大自動化農機裝備替代人工是未來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工具。
以色列從種植到采收到深加工及保鮮包裝基本實現了全程自動化和信息化。農業生產高科技的植入,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及標準化品質。農機裝備體現了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水平。
3、建立區域性農業科技服務中心
以色列區域性農業科技服務機構,在以色列農業科技推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區域性是根據全國各地區農業資源氣候環境及農業經營內容,把農業科研部門的新技術新產品及時推廣給農業經營者,隨時隨地提供水土檢測、栽培指導、質量品控等服務。區域性農業科技服務成為“農民科技之家”。
4、借鑒以色列農業信息化經驗力求精準實效
在我國很多農業項目,特別是農業園區,70%建設了大數據及可視化平臺,數據采集缺乏精準,可視化影像運營成本高,造成很多平臺荒廢。農業信息化要以投入產出為設計原則,必須從提升管理,增加效益出發,發揮互聯網、物聯網穿越時空優勢,監控管理植物本體模型、動物生長情況跟蹤,這些數據收集與反饋智控生產環節,提高產量和質量才是信息化建設核心。
以色列設施農業中大多是一臺電腦管理幾十個溫室環境自控、水費一體化控制、植物生長數據收集等,運營成本很低,但管理效率非常高。
5、借鑒以色列農業職業培訓經驗鼓勵多方合作建立培訓機構
以色列從建國以前,復國移民點開始,農業職業技術培訓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以色列外交部馬沙夫培訓計劃面向全球發展中國家合作交流。我國在農村人力資源不足、從業人員文化水平較低,職業水平欠缺等基礎上,加大農業培訓力度。政府、院校、企業、社會團體等多方合作成立專業培訓機構,面對我國面積大、人員散的特點積極發揮我國信息化優勢,大力開展遠程線上培訓平臺。
一、以色列概況
以色列雖地緣環境惡劣,卻是具有全球影響的“創業國度”和“智慧國度”。
1948年建國,以色列的國土面積約有2.5萬平方公里,約是我國的千分之二,比我國的北京市大一點,約為重慶市的三分之一。全國土地近三分之二為沙漠,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僅為271立方米(我國的人均是2300立方米),年蒸發量達2500毫米。但農業產量幾乎是每十年翻一番,用了三個十年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面對干旱、缺水、缺地的惡劣自然條件,僅占總人口的5%的農民可養活全國國民,且向世界60多個國家出口農產品、農資裝備、傳授農業生產技術。
以色列南部地區沙漠
以色列農業至今全面脫離了政府補貼,建立了盈利型農業模式示范,成為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定的向發展國家技術推廣的國家之一。
根據以色列農業數據1955年,一個以色列農民僅可養活15人;2000年,可以養活90人;至2015年,一個以色列農民已經可供養400人的需求。
以色列每頭奶牛年產奶高達10500公斤;雞年均產蛋280個;玫瑰花每公頃年產300余萬枝;棉花畝產達1200斤;柑橘每公頃年產80噸;西紅柿每公頃單產達500噸;每立方水域養魚的產量也高于500公斤;燈籠辣椒、黃瓜、茄子等蔬菜單產也均為世界最高。以色列農產品已占據了40%的歐洲瓜果、蔬菜市場,并成為僅次于荷蘭的第二大花卉供應國。
以色列的番茄
二、以色列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發達國家建立的適合本國國情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是其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石。以色列地處地中海,干燥少雨,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漠,由于受農業資源的制約,以色列十分重視農業科技的投入,農業的發展走資源高效、生產集約的道路。到20世紀80年代,以色列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達到96%。
1. 以色列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構成
2. 以色列科技孵化器
以色列在風險投資傳統模式的基礎上,創新了一種政府支持下的技術孵化器模式。由創業者提供項目入住孵化器,形成該基金的項目源,通常是每個項目新建一個風險企業,接受基金的資金、管理等。
孵化器管理中心是資本源與項目源的聯系人、運作者及管理者,主要任務是尋找、篩選項目;向首席科學家辦公室提供材料且經其批準,組建風險企業;向在孵企業提供經營管理、監督控制,對重大事項做出決策。
2016年,以色列進行改革建立國家技術與創新總局,取代先前首席科學辦公室,統領產業研究發展中心,并擁有豐富的資助項目源,能夠為各類公司等提供資助,提升和完善了創新機制。
3. 政府高校企業三方合作構建創新生態系統
政府通過立法來鼓勵科技創新和保障研發人員的權利;建立完善的創新管理體制,保障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可持續發展;注重國際科技合作和吸引海外人才歸國。
高校將創新創業素養提升作為其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高校支持和鼓勵教授兼職(或休假)創業,建立有效機制初創公司;高校與企業緊密合作,推動科研成果的產業化。
企業大力加強對自身技術創新與研發的投入力度;實行企業集群化發展,營造創新發展氛圍;企業積極與學校合作聯辦技術轉移平臺。
以色列農業考察一
三、以色列農業科技理念及應用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在通過發展有機農業保護自然和環境,聯合各成員致力于發展集生態、社會和經濟為一體的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體系,在全世界促進優質食品的生產,同時保護土壤、 增加土壤肥力,并盡量減小環境污染及不可更新的自然資源的消耗。以色列發揮猶太人經商天賦,在農業投入上精打細算。
1. 用最少的投入減少污染同時換取最多最優的產品
1962年,一位農民偶然發現水管漏水處的莊稼長得格外好。水在同一點上滲入土壤是減少蒸發、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農藥最有效的辦法。發明滴灌以后,政府大力推動農業滴灌使用技術,農業用水總量30年來一直穩定在13億立方米,而農業產出卻翻了5番。滴灌與物聯網計算機的結合實現了肥水藥精準投放,根據植物需求配置水肥,使水肥利用率提高90%,降低了成本,減少了面源污染,提升了產品數量和質量。
滴灌技術
2、與自然攜手而非與之抗爭
以色列生物公司通過人工繁殖生產對農業生產有益的昆蟲,包括控制生物害蟲的自然天敵;為溫室及大田作物自然授粉的工作蜂;還有為控制地中海果蠅,專門繁殖的雄性不育果蠅,讓地中海周圍的果蠅從此絕跡。
以色列因地制宜最擅長把劣勢轉優勢。以色列死海沙漠地區冬季平均溫度25°,地中海對岸的法國、德國等歐洲市場冬季寒冷休耕。以色列南部沙漠陽光充足,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少有病蟲害,利用死海區域微咸水灌溉技術,種植的農產品營養礦物質豐富口味獨特,產品全部出口歐洲,以色列被稱之為歐洲冬季的廚房。特色優質產品加反季節生產給以色列農民帶來豐厚利潤。
以色列農業考察二
四、以色列農業特點和先進技術
科技創新是以色列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靈魂。擁有世界領先的生物綜合防治技術、滴灌技術、高產種養技術、精準農業信息化技術、多倍體繁育技術和光熱網膜技術等。
以色列農業的六大特點:
1. 生產設施集約化高科技低成本
以色列通過設施農業開發了沙漠農業生產的先河。其設施農業都是按照以色列農業環境及市場需求自己研發設計。塑料溫室大棚就是以色列根據地中海沙漠氣候獨立設計,其中多功能大棚膜具有益光放大、害光減少、物理殺菌等多種功能。相對玻璃溫室,降低了建設成本,溫室內精準的物聯網管理系統,替代了人管理的關鍵崗,計算機通過數據管理精準達到人與植物需求對話、人與動物對話,建立生長數據模型實施時時管理跟蹤,達到植物、動物最佳生長狀態。形成了集約、高效、優質、安全、盈利可持續的生產模式。
2. 經營模式多樣化注重集體合作分享
以色列農業經營組織模式有三種主要包括基布茲(Kibbutz)、莫沙夫(Mashav)和農業公司三種形式。
基布茲,希伯萊語為集體之意,也稱為集體農莊,基布茲現在全國有270個,平均每個基布茨有450名成員,擁有500公頃的土地。類似我國過去的人民公社,土地和生產資料公有制;基布茲給每個農民按月發給生活津貼,生活必需品一律實行供給制,孩子教育及養老免費,剩余收益主要用于擴大再生產,集體成員共享收益。以色列很多政府官員出自于基布茲,被人們稱之為具有高度的集體主義精神。
莫沙夫,是以家庭農場聯合體。類似我們的合作社,莫沙夫是一個約60戶人家的村莊,每戶人家擁有自己的房屋和土地,自給自足。每戶人家均從屬于莫沙夫集體,莫沙夫以聯合的形式負責供銷,小家庭大規模。
以色列農業企業一般是以農機服務及農產品加工為主要內容,服務于基布茲和莫沙夫,形成相互支撐的組織體系。
3. 農業產品市場化選擇經濟作物提升附加值
以色列非常注重農產品市場化的利潤。產業結構經歷了多次調整,對于依賴資源特別是水資源的大田農業縮減很多,大力開發經濟附加值高的設施農業,運用科技高投入、高產出的盈利農業生產模式。以色列除了滿足本國市場,緊盯歐洲市場,選擇附加值高,按照歐盟綠色標準生產蔬菜、水果、花卉等賺取外匯,提高農民收益。
4. 生產管理信息化大數據管理的精準農業
以色列農業物聯網與互聯網計算機結合,形成了以色列精準農業體系。農業設施農業全部實現了手機遠程管理,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通過傳感器監控的數據隨時了解植物、動物的需求和疫情病害,精準施測,提早預防,包括冷鏈物流運輸環節,物聯網增加了產品溯源監管體系。
以色列物聯網最早叫做“傳感網”農業物聯網核心技術,農業傳感器的國際標準來源于以色列的科技貢獻。
通過app定位
5. 科技創新常態化把工業文明集成到農業生產
以色列從事農業的人員來自于各行各業專科以上的知識群體。農業科技創新是這個群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制勝法寶。各科研院校都有專業的市場化的技術轉移公司,連續不斷的把教授、專家的研發產品推向市場。
以色列非常重視農業新品種研發,每十年都要推出5個新品種;二是注重生產裝備研發,以色列是設施農業發達的國家之一,以色列設施農業包括種植、畜禽養殖、水產品養殖及農產品采收機械、溫室智能農機、農產品加工機械、保鮮設施等。每三年的以色列農業國際博覽會就是國際農業裝備展覽會。
6. 高科技農業生態化綠色可持續
以色列沙漠農業,不僅生產高品質農產品,同時歷經70多年的農業科技發展,以色列把沙漠變良田、沙漠變綠洲,集約高科技的設施農業方式被全世界復制。
在20世紀90年代,以色列就已經開始興建各種污水的再利用工程。以色列廢水再利用達70%,利用率位列全球首位。以色列科學家發明的沙漠綠化徑向引流法,加上滴灌設施,借助沙漠200毫米的雨季,從低向高處每年栽種樹苗,成活率達90%。
以色列農產品一部分歐盟有機認證產品,大部分標準是歐盟綠色認證標準,出口歐洲的產品除了農產品品質達歐洲標準,物流運輸也必須按照歐盟標準執行,農產品運輸禁止用飛機。
以色列農業的七大先進技術
1、育種技術
以色列建國初期,為了加快農業發展,派出20人小組前往美國學習農業。學習回國以后,以色列決定種子一定要堅持自己研發。
歷經建國70多年,以色列種業研發成為強國(包括轉基因種子研發)。以色列生產的種子、種苗在全世界都有需求,已研制出多種抗病能力強的種苗,可以持久存儲并適合各種氣候條,40% 的歐洲番茄溫室使用以色列研發的種子。無籽西瓜、抗病害筍瓜、高產黃瓜、碟形黃色西葫蘆、雜交棉品種,纖維更長更強韌,高產作物用水量更少,天然彩棉等更多品種享譽全球。
2、溫室技術
溫室大棚技術是以色列生態農業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溫室大棚遍布以色列各地,但不同地區采取的溫室技術不盡相同。以色列的溫室大棚整體較輕,且造價不高,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護植物免受病蟲害侵擾,可減少殺蟲劑使用,可遙控的物聯網環境溫室濕度的控制系統,隨時按植物生態環境需求自動調節。
3、水資源及污水處理技術
以色列是世界上氣候干旱、淡水資源最缺乏的國家之一。可利用的淡水資源總量約20億立方米,有效水資源15億立方米—17億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不到300立方米,僅占世界人均水資源量1/33。加之地中海氣候降雨量少,以色列曾經與鄰國因水而戰。
為此,以色列加強節水技術、海水淡化技術、廢水循環利用技術、雨水收集技術等水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以色列歷經十年5000公里的北水南調工程,把加利利湖的淡水引進沙漠,借助北高南低,水利輸送管道巧妙利用虹吸技術節省了動力能源。
4、滴灌技術
以色列水利設備公司占有全球30%的市場份額,世界各地目前僅有12%的灌溉采用滴管,但是超過80%是以色列產品。以色列灌溉系統產品從管道到閥門,關鍵部件全部實現遠程控制。精準的滴灌系統確保植物根系需求,減少因肥料使用不當增加氣體排放,實現了農業種植精準性。
5、特種肥料技術
以色列著名死海是天然礦物質肥料的生產地。死海水分中擁有豐富的鉀、磷、鎂等農業生產所需的肥料,以色列是世界第六大鉀肥生產生產地之一。其生產的全水溶性肥料占據以色列90%以上的市場,在歐洲銷量也居于前列。以色列根據不同植物需求開發了系列水溶性肥料耦合配方,融入科技提升了肥料的附加值。以色列大力開發控制釋放的肥料 將肥料包裹在聚合物中,確保肥料緩慢而長期地在土壤中擴散釋放,緩慢釋放肥料可同時提高利用率和減少地下水污染。
6、奶牛養殖技術
自20世紀50年代,平均奶量增加了2.5倍每頭奶牛的平均產奶量從3900升增加至11000升。不僅如此,以色列乳牛行業還面向國際出口,冷凍精液、移植用坯胎、小母牛、現代化養牛設備和計算機控制的飼養管理系統等。
7、以色列設施水產養殖技術
以色列發達的設施農業不僅是種植領域,還有很多自主研發的集約設施化水產品養殖技術。由于淡水資源匱乏,漁業養殖戶 使用封閉水系統進行集約化養殖。養殖各類觀賞魚和海洋植物,包括冷水魚類、熱帶魚類和對蝦、海珊瑚等。以色列在商業微藻培育方面引領全球,其最高品質的生產工藝和技術,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效率, 提供高品質的產品線,消除微生物污染帶來的風險。
以色列國際農業博覽會
五、以色列農業科技創新之借鑒
1、借鑒以色列農業組織經營模式建立盈利型農場
我國正在積極推動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主體的建設。借鑒以色列基布茲、莫沙夫管理經驗,通過聯盟機制形成經營主體聯合體,形成“小農戶大規模”防范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
2、發揮我國制造業優勢大力發展農機裝備
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要應對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解決誰來種地、怎樣種好地的問題,亟需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大自動化農機裝備替代人工是未來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工具。
以色列從種植到采收到深加工及保鮮包裝基本實現了全程自動化和信息化。農業生產高科技的植入,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及標準化品質。農機裝備體現了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水平。
3、建立區域性農業科技服務中心
以色列區域性農業科技服務機構,在以色列農業科技推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區域性是根據全國各地區農業資源氣候環境及農業經營內容,把農業科研部門的新技術新產品及時推廣給農業經營者,隨時隨地提供水土檢測、栽培指導、質量品控等服務。區域性農業科技服務成為“農民科技之家”。
4、借鑒以色列農業信息化經驗力求精準實效
在我國很多農業項目,特別是農業園區,70%建設了大數據及可視化平臺,數據采集缺乏精準,可視化影像運營成本高,造成很多平臺荒廢。農業信息化要以投入產出為設計原則,必須從提升管理,增加效益出發,發揮互聯網、物聯網穿越時空優勢,監控管理植物本體模型、動物生長情況跟蹤,這些數據收集與反饋智控生產環節,提高產量和質量才是信息化建設核心。
以色列設施農業中大多是一臺電腦管理幾十個溫室環境自控、水費一體化控制、植物生長數據收集等,運營成本很低,但管理效率非常高。
5、借鑒以色列農業職業培訓經驗鼓勵多方合作建立培訓機構
以色列從建國以前,復國移民點開始,農業職業技術培訓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以色列外交部馬沙夫培訓計劃面向全球發展中國家合作交流。我國在農村人力資源不足、從業人員文化水平較低,職業水平欠缺等基礎上,加大農業培訓力度。政府、院校、企業、社會團體等多方合作成立專業培訓機構,面對我國面積大、人員散的特點積極發揮我國信息化優勢,大力開展遠程線上培訓平臺。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eladyshop.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