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位于歐洲中部,屬溫帶氣候,水資源較為豐富,境內大小河流縱橫交織,年降水量500~1000mm,溫和的氣候、豐富的水資源為農牧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2016年,德國農業用地1671萬公頃,約占德國土面積的一半,其中耕地面積1182.2萬公頃,占農業用地的70.7%,草地面積469萬公頃,占28%,其余為果園、葡萄園等。
100多年來,德國農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950年,德國人一半的收入都是用來購買糧食和食品,而今已不到10%;
1950年德國有500萬人在農場工作,而今不到100萬人;
1900年,農業就業人數占就業總人數的38.2%,1950年下降到24.3%,而今只有70.6萬,占1.6%;
農業GDP占比也從1900年的29%,下降到1950年的11.3%,到2016年降到了0.8%。
1900年,一個農民可以養活4人,而現在一個農民可以養活150人。
農業各項比重雖然不斷下降,經濟性卻非常高。這表現在,德國現有75萬個農業綜合企業,雇用了約450多萬員工,創造價值達4120億歐元。
德國農企國際化趨勢明顯,食品和農產品生產量的1/3用于出口。德國農場的平均規模是55.8公頃,但是東西部規模差別很大。德國農場的數量在逐年減少,規模卻在不斷增加。
德國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是歐盟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之一。當前,生物能源、有機種植、數字化農業、農業可持續性在德國廣受關注,發展迅速。
德國農業發展特點
(一)實行歐盟農業共同政策(CAP)。目前CAP包括直接支付和市場支持,以及農村發展政策兩大支柱。在CAP框架下,一方面,通過在歐盟談判,德國確定了80%以上的農業規定,另一方面,德國結合本國國情制定農業直接支付政策,保障農民收入水平、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德國農民約一半的收入來自直接支付。
(二)農業產業以畜牧業為主。德國雨水豐沛,日照少,山地和沼澤地多,適于牧草或飼料作物生產,畜牧業生產發達,是德國大多數家庭農場重要的收入來源。畜牧業主要為飼養乳用、肉用牲畜。從畜產品產量上看,德國牛奶和豬肉產量居歐盟首位,牛肉產量僅次于法國,居歐盟第2位。從產值來看,主要為牛奶(占本國42.3%)、豬肉、牛肉和小麥,分別占歐盟的19.2%、17.7%、14.7%和17.2%。
(三)種植業發達。德國黑麥、大麥、油菜、土豆和啤酒花等作物的產量均均居歐盟首位。2015年德國谷物播種面積652萬公頃,產量4890萬噸,約占歐盟總產量的16%,僅次于法國。德國栽培葡萄歷史悠久。萊茵河上、中游地區及美茵河、內卡河、莫塞爾河下游及易北河上游地區都是有名的葡萄產區。2017年,葡萄種植面積為10.3萬公頃,葡萄酒產量800萬公升,居歐盟第4位(次于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栽培面積最大的為白葡萄品種雷司令(Riesling)。
(四)經營模式以中、小型家庭農場為主。中、小型家庭農場平均規模為10-50公頃,70%的企業經營規模小于50公頃。隨著農業生產率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通過不斷合并,農場數量不斷減少,規模持續擴大,全國農業企業從2005年的38.9萬個降到2013年的28萬個,還在以每年1.6%的幅度遞減。
(五)從業者專業化水平較高。德國農民均為持證上崗,最少需要接受3年的職業培訓。統計數據表明,69%的農業企業管理層都接受過職業教育,其中,具有職業進修教育學歷的占59%,具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歷的占31%;持有專業資格證書或師傅證書的人數占到了22%。
(六)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德國為世界最大的農機出口國,也是西歐最大的農機生產國和第二大消費國。農機制造業產值約占全世界總產值的10%。在西歐國家中約占1/4,產品出口率達74%。優勢農機主要是收割機、青飼機、打捆機、植保機、播種機等。農業機械化程度非常高,從播種到收獲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
(七)有機農業大幅發展。由于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德國有機農業發展很快。德國是歐洲最大的有機食品消費市場,德國有機食品消費值占歐洲生產或進口的有機食品價值一半以上,而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
2016年,德國有機農業種植面積大幅度增加,達125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4.9%,占全國農用地面積的7.5%;有機農場數量發展到27132家,比上年增加9.6%(1996年僅有7353家)。雙雙達歷史最高水平。同時,有機產品加工企業數量也增長了2%,至9499家。現全國共有41200家企業從事有機產品,同比增加了7.7%。
除常規農業外,有機農業已成為德國農業和食品經濟一個重要支柱。德國有機農業發展目標是將20%的農業用地用作生態種植,以滿足對本國有機食品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
(八)漁業以捕撈漁業為主。德國漁業90%為海洋捕撈。北海是德國最重要的捕撈區。德國在大西洋東北部的捕撈量約占全部捕撈量的90%,該海域對德國漁業捕撈產量的穩定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內陸養殖以鮭魚、鱒魚和鯉魚為主。
(九)林業覆蓋率高。德國對林業十分重視。德國是歐盟中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森林總面積為111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1%。
(十)農產品出口強勁。德國是世界上第三大農產品和食品出口國。德國食品出口量占其生產總量的1/3,食品經濟收益1/3來自出口。農業和食品出口為農村地區創造了就業和經濟繁榮,提供了大約32萬個就業崗位。
2016年,德國農產品出口額達705億歐元,首次超過700億,創歷史新高,占全部出口額的5.8%。進口農產品771億歐元,占全部進口額的8%。德國為農產品凈進口國。德國出口優勢較為明顯的農產品為奶制品和焙制食品。主要進口農產品為魚類、果蔬、酒精飲料和咖啡、茶葉;其他主要農產品的進口量較為接近。
德國進口農產品78%來自歐盟成員國,77%的出口農產品銷往歐盟成員國,主要是由于歐盟共同市場免關稅、運輸和成本等原因。其貿易伙伴國主要是荷蘭、法國和意大利。
中德農產品貿易
2016年,中德農產品貿易總額39億美元,同比增長12.15%。其中我對德出口農產品17.2億美元,同比減少2.87%,自德進口農產品21.8億美元,同比增長31.76%。其中,我對德出口額居前四位的農產品分別為:水產品(鱈魚占3/4)、畜產品(70%為腸衣)、蔬菜(大蒜、蘑菇、竹筍和蘆筍等)和堅果(松子仁和白瓜子);我自德主要進口農產品為畜產品(主要為豬肉、豬雜碎和奶粉)和飲品(啤酒占80%)。
100多年來,德國農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950年,德國人一半的收入都是用來購買糧食和食品,而今已不到10%;
1950年德國有500萬人在農場工作,而今不到100萬人;
1900年,農業就業人數占就業總人數的38.2%,1950年下降到24.3%,而今只有70.6萬,占1.6%;
農業GDP占比也從1900年的29%,下降到1950年的11.3%,到2016年降到了0.8%。
1900年,一個農民可以養活4人,而現在一個農民可以養活150人。
農業各項比重雖然不斷下降,經濟性卻非常高。這表現在,德國現有75萬個農業綜合企業,雇用了約450多萬員工,創造價值達4120億歐元。
德國農企國際化趨勢明顯,食品和農產品生產量的1/3用于出口。德國農場的平均規模是55.8公頃,但是東西部規模差別很大。德國農場的數量在逐年減少,規模卻在不斷增加。
德國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是歐盟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之一。當前,生物能源、有機種植、數字化農業、農業可持續性在德國廣受關注,發展迅速。
德國農業發展特點
(一)實行歐盟農業共同政策(CAP)。目前CAP包括直接支付和市場支持,以及農村發展政策兩大支柱。在CAP框架下,一方面,通過在歐盟談判,德國確定了80%以上的農業規定,另一方面,德國結合本國國情制定農業直接支付政策,保障農民收入水平、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德國農民約一半的收入來自直接支付。
(二)農業產業以畜牧業為主。德國雨水豐沛,日照少,山地和沼澤地多,適于牧草或飼料作物生產,畜牧業生產發達,是德國大多數家庭農場重要的收入來源。畜牧業主要為飼養乳用、肉用牲畜。從畜產品產量上看,德國牛奶和豬肉產量居歐盟首位,牛肉產量僅次于法國,居歐盟第2位。從產值來看,主要為牛奶(占本國42.3%)、豬肉、牛肉和小麥,分別占歐盟的19.2%、17.7%、14.7%和17.2%。
(三)種植業發達。德國黑麥、大麥、油菜、土豆和啤酒花等作物的產量均均居歐盟首位。2015年德國谷物播種面積652萬公頃,產量4890萬噸,約占歐盟總產量的16%,僅次于法國。德國栽培葡萄歷史悠久。萊茵河上、中游地區及美茵河、內卡河、莫塞爾河下游及易北河上游地區都是有名的葡萄產區。2017年,葡萄種植面積為10.3萬公頃,葡萄酒產量800萬公升,居歐盟第4位(次于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栽培面積最大的為白葡萄品種雷司令(Riesling)。
(四)經營模式以中、小型家庭農場為主。中、小型家庭農場平均規模為10-50公頃,70%的企業經營規模小于50公頃。隨著農業生產率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通過不斷合并,農場數量不斷減少,規模持續擴大,全國農業企業從2005年的38.9萬個降到2013年的28萬個,還在以每年1.6%的幅度遞減。
(五)從業者專業化水平較高。德國農民均為持證上崗,最少需要接受3年的職業培訓。統計數據表明,69%的農業企業管理層都接受過職業教育,其中,具有職業進修教育學歷的占59%,具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歷的占31%;持有專業資格證書或師傅證書的人數占到了22%。
(六)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德國為世界最大的農機出口國,也是西歐最大的農機生產國和第二大消費國。農機制造業產值約占全世界總產值的10%。在西歐國家中約占1/4,產品出口率達74%。優勢農機主要是收割機、青飼機、打捆機、植保機、播種機等。農業機械化程度非常高,從播種到收獲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
(七)有機農業大幅發展。由于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德國有機農業發展很快。德國是歐洲最大的有機食品消費市場,德國有機食品消費值占歐洲生產或進口的有機食品價值一半以上,而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
2016年,德國有機農業種植面積大幅度增加,達125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4.9%,占全國農用地面積的7.5%;有機農場數量發展到27132家,比上年增加9.6%(1996年僅有7353家)。雙雙達歷史最高水平。同時,有機產品加工企業數量也增長了2%,至9499家。現全國共有41200家企業從事有機產品,同比增加了7.7%。
除常規農業外,有機農業已成為德國農業和食品經濟一個重要支柱。德國有機農業發展目標是將20%的農業用地用作生態種植,以滿足對本國有機食品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
(八)漁業以捕撈漁業為主。德國漁業90%為海洋捕撈。北海是德國最重要的捕撈區。德國在大西洋東北部的捕撈量約占全部捕撈量的90%,該海域對德國漁業捕撈產量的穩定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內陸養殖以鮭魚、鱒魚和鯉魚為主。
(九)林業覆蓋率高。德國對林業十分重視。德國是歐盟中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森林總面積為111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1%。
(十)農產品出口強勁。德國是世界上第三大農產品和食品出口國。德國食品出口量占其生產總量的1/3,食品經濟收益1/3來自出口。農業和食品出口為農村地區創造了就業和經濟繁榮,提供了大約32萬個就業崗位。
2016年,德國農產品出口額達705億歐元,首次超過700億,創歷史新高,占全部出口額的5.8%。進口農產品771億歐元,占全部進口額的8%。德國為農產品凈進口國。德國出口優勢較為明顯的農產品為奶制品和焙制食品。主要進口農產品為魚類、果蔬、酒精飲料和咖啡、茶葉;其他主要農產品的進口量較為接近。
德國進口農產品78%來自歐盟成員國,77%的出口農產品銷往歐盟成員國,主要是由于歐盟共同市場免關稅、運輸和成本等原因。其貿易伙伴國主要是荷蘭、法國和意大利。
中德農產品貿易
2016年,中德農產品貿易總額39億美元,同比增長12.15%。其中我對德出口農產品17.2億美元,同比減少2.87%,自德進口農產品21.8億美元,同比增長31.76%。其中,我對德出口額居前四位的農產品分別為:水產品(鱈魚占3/4)、畜產品(70%為腸衣)、蔬菜(大蒜、蘑菇、竹筍和蘆筍等)和堅果(松子仁和白瓜子);我自德主要進口農產品為畜產品(主要為豬肉、豬雜碎和奶粉)和飲品(啤酒占80%)。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eladyshop.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